堪稱當世華人佛門第一人、「人間佛教」的倡議者,印順導師已以百歲高齡圓寂。

世人或因導師為慈濟上人的恩師而關注這一新聞;然而實際上,無論是佛學義理的講解、論辯、創新,以及落實菩薩眾的踐行層面來講,印順導師的影響力是全面、等比級數開展的。簡單地說,導師對傳統明清佛教(就是指禪淨合流,專事往生、禮懺等活動,不管現實眾生的末流思想)極度不滿,遂沿引日本學問僧或佛教學者的路子,以回歸印度原始佛教──因而導師鑽研《阿含經》甚深,以歷史、論理、思辯的角度,拈出大乘佛教產出的因果和特質。既不囿於傳統的大乘判讀,又不致轉向到小乘之學,大、小乘涇渭不同的教派之分由他而得疏通。

學問的論辯,由《印度之佛教》發端(晚年他改寫而成《印度佛教思想史》,一九八八年,正聞出版社),旋即震驚八方,導師所言「人間佛教」與其恩師太虛大師所倡「人生佛教」的差異即蘊於其中(基本差異容俟再言)。而後他的思想總匯於妙雲集系列,質與量均冠於任一佛門人物。實則導師不僅是佛教重量級的思想家,還是廿世紀中國不可或缺的思想大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