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二班部落格

« 維他命 | Main | 歷史古蹟 »

◎ 禽流感.要如何預防?◎
2005/11/03,10:03
其中高病原性禽流感是其中較為嚴重的一類,傳染性很強並會致死,該病毒的分離株也同樣具有高致病性,家禽在感染H5N1病毒後即使倖存下來也具有傳染性,至少在10天內病毒都會在家禽體內存活,通過排泄物等進一步感染其他家禽或候鳥,所以一旦發現疫情,通常會進行全面的撲殺。

  2003~2004年發生的禽流感病毒株多為H5N1,台灣則曾爆發H5N2,其他地區則曾出現H2、H7、H9,其病徵比較如下表所列

 

禽流感

流行性感冒

SARS

病原體

H5N1、H7N2

H1、H2、H3、N1、N2

SARS CoV.

病徵

頭痛、發高燒、咳嗽、流鼻水、喉嚨痛、肌肉關節痛、嘔吐、食慾不振、腹瀉等,與流感極為相似,難以辦別

發高燒、全身痠痛、咳嗽、流鼻水、喉嚨痛

發高燒≧38℃、乾咳、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可能伴隨症狀:包括頭痛肌肉僵直、食慾不振、倦怠、意識紊亂、皮疹及腹瀉。胸部X光檢查可發現肺部病變

潛伏期

5-9天

1-3天,發病前、後均有傳染力

3-10天,無証據顯示潛伏期會傳染他人

傳染途徑

接觸禽鳥糞便、糞便乾掉後隨灰塵揚起被人吸入

飛沫傳染

與病人密切接觸,吸入或黏膜接觸病人的飛沫或體液而感染

預防

避免接觸禽鳥,洗手

打流感疫苗

一般人發燒戴平面口罩、勤洗手、量體溫、少探病

治療

抗流感病毒藥物,如克流感

抗流感病毒藥物,如克流感

支持療法、干擾素、抗病毒藥物、抗生素等

高危險行業

農牧業、屠宰業、醫療照護業、相關研究實驗室

無,一般人

醫療照護業、相關研究實驗室

 禽流感 人畜也遭殃

 真正有「禽流感」這個病名是在1997年 12月,香港發現來自於雞隻的流行性感冒,是病毒直接由一隻寵物雞傳染給一名兒童,爆發出的新流行,共有18人感染6 人死亡

 雞隻的感染病毒進入人體,若與人身上的流感病毒混種,就產生新種的病毒,這病毒核內有八條RNA,外殼有500到700個突出物,分為抗原HA與NA兩種(簡稱H與N),不同的類型對人的感染強度不同,如這次的 H5N1禽流感,傳給人會致命,而台灣的禽流感是H5N2,不會傳給人,也就不那麼可怕。

 醫學界擔心的是,H5N1病毒還可能不斷轉變,尤其是進入豬體內,可能成了自然的培育箱,在那兒混種成為能由人傳給人的病毒 ,那麼,1918年的大災難可能就會重演了。

其中高病原性禽流感是其中較為嚴重的一類,傳染性很強並會致死,該病毒的分離株也同樣具有高致病性,家禽在感染H5N1病毒後即使倖存下來也具有傳染性,至少在10天內病毒都會在家禽體內存活,通過排泄物等進一步感染其他家禽或候鳥,所以一旦發現疫情,通常會進行全面的撲殺。

禽流感的病原A型流感病毒能在雞胚、雞胚成纖維細胞中生長,大多不致死雞胚,能凝集多種動物的紅細胞,A型流感病毒能感染多種家禽和野禽,在家禽中以雞和火雞最易感,其次是雉雞和孔雀,鴨、鵝和鴿則較少感染。

病毒特性 根據WHO研究指出,禽流感病毒能長期存活在受感染的禽類糞便、水、紙巾中,且在低溫環境中存活時間更久,如在水中22可生存四天,0以下生存30天,在冷凍物體中更可無限期生存。

傳染途徑 一般認為禽流感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傳播,如經消化道、呼吸道、皮膚損傷和眼結膜等途徑傳播,有專家認為禽流感的擴散主要是通過糞便中大量的病毒粒子污染空氣而傳播,人員和車輛往來是傳播禽流感的重要因素,另外吸血昆蟲可傳播病毒,帶毒的種蛋可進行垂直傳播。

禽流感潛伏期 根據臨床研究顯示,感染禽流感臨床症狀潛伏期從幾小時到幾天不等,一般發病率高、死亡率低,但在高致病力毒株感染時,發病率和死亡率可達100%

迴響

發表迴響
 authimage
 
Accessible and Valid XHTML 1.0 Strict and CSS Powered by Life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