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附近海域的水文環境

Posted by s40077 on 02 五月, 2008 11:54

一、前言

四十年前,在朱祖佑教授領軍下,我國物理海洋學界諸前輩們開始了有關黑潮的研究,這是本土物理海洋學研究上所跨出的第一步。在當時那種物力維艱的時代裡,前輩學者們奮力不懈、蓽路藍縷地推動海洋研究工作﹔經過四十年來的發展後,在硬體設備方面,海洋研究船從早期的「陽明艦」、「九連艦」、「九華艦」進展到今日的「海研一號」、「海研二號」、「海研三號」以及「達觀艦」等等﹔在研究人力方面,物理海洋學界也從早期庇蔭於台大動物系而逐漸擴展、壯大,而至目前在台大、中山與海洋等國立大學中均設有相關系所﹔至於整體研究經費以及研究計畫數量方面也是逐年成長,與當年相比已不能以道里計。換言之,我國物理海洋學界歷經幾十年發展後已有了長足的進步,已初步奠定了基礎的研究能力,同時也建立了相關研究船隊以及基本的技術支援人力,但如何在此基礎上能更進一步將研究成果與國家建設、經濟發展相結合即為現階段學界所必需嚴肅面對的任務。

回顧近年來國內層出不窮的海洋污染抗爭、海岸開發與保育之衝突、海岸侵蝕與地層下陷等種種問題﹔另方面展望未來,隨著經濟發展,海上遊憩、運輸等活動之密度必將與日俱增,這些又將增加新的問題﹔以國內目前種種零星、各自為政的調查、研究方式是無法提供宏觀面的管理決策參考。多年來,我國物理海洋學界頗偏重於執行國際合作的大型計畫故多專注於外洋海域之研究,是以對台灣近岸水域並未投注太多心力,同時與海洋工程界以及外界之交流亦嫌不足。因此,針對上述的社會需求而言,如何將以往的研究成果回饋社會並集中力量建立適時的、整體的海洋研究目標以及完善研究分工系統實為當務之急。在以下各節內,我們將敘述本土海洋研究之發展歷程,並報告這些年來學界研究台灣四周海域所逐漸獲得的一些了解和心得,其中一些或許和過去的認知會有很大的歧異。總之,希望藉著這些文字能引起「拋磚引玉」的效果,以喚起大家共同關注本土性的海洋研究。

 

二、近三十年來的發展歷程

台灣鄰近水域是從事物理海洋學研究的絕佳地點。在我們東方有強勁的西方邊界流(黑潮)通過,在我們北方有廣闊的東海大陸棚、西方有海峽地形(台灣海峽)、南方則有半封閉的南海海盆,幾乎各種類型的海域都在我們研究船一日航程之內便可抵達,這種地理優勢是別人無法比擬的。另方面,台灣週遭的強流會與陡峭的海底地形發生強烈的作用而產生各式的運動,這些運動又會再影響到週遭海域環境,或與東海陸棚環流場再發生作用﹔另外,南海本身的環流場與西菲律賓海西側主要海流間也會發生作用。這些獨特的現象都可以構成地球流體力學的研究課題,可以將我們區域性的研究成果提昇為世界性的題材。我們雖然有幸身處於這種絕佳的地理環境中,但是強流與陡地形也平添了現象的複雜性以及研究、調查作業的困難度﹔縱然如此,這些年來不論是在資料積累上或是對海洋現象之了解上,海洋學界仍獲得了相當的進展。綜觀這一系列的研究、了解過程真像一場拼圖遊戲,一代又一代的研究人員將所收集到的點點蛛絲馬跡累積起來,並從中抽取線索先界定出現象之屬性,然後再將這些海洋現象之演變情形由粗而細慢慢拼湊出來,如此這般多年下來才使我們如今對本土許多較顯著的海洋現象能有比較深入的認識。以下就按照年代先後,並以當時代表的研究船作為標題,依序說明各時期在本土物理海洋學研究上有那些比較重要的發現或是工作進展。

 

(一)「陽明艦」時代(民國59年以前)﹕

 

「陽明艦」係由「永興」掃雷艦(西沙群島之永興島即以其命名)除役後改裝而成,海軍將其重新命名,自民國54年9月12日起支援中央研究院國際海洋研究會中國委員會(海委會),執行國際合作之「黑潮探測計畫」(CSK, a Coorperative Study of the Kuroshio current and its adjacent area)。 CSK第一階段的工作前後共歷經四年,在此期間「陽明艦」每年固定在春、秋季分別進行一次環島以及沿著三條由台灣東岸(鵝鸞鼻、台東以及花蓮)至123°45'E 東西向測線上的水文調查工作。這些資料均由海委會整理、彙集並出版了四本海洋資料報告(Oceanographic Data Report of CSK, No.1 to 4, 海委會1966, 1968, 1969, 1970)。在此時代,各種與海洋相關的事務中海軍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這可由海委會十五位委員中海軍即佔有二位便可看出。CSK的工作促成了文化學院海洋系、台大海洋所以及海洋學院海洋系的陸續成立,因而促進了往後海洋研究人力的大幅成長,同時也是我國正式投入物理海洋探測實驗的開始,或許我們可以把這一階段視為本土物理海洋學發展的萌芽期。

(二)「九連號」時代(民國59年至73年)﹕

 

民國58年底,海軍將向美國租借的一艘遠洋拖船改裝成海洋研究船─「九連艦」,該艦在海軍之編號為563,正好是「陽明艦」的下一號,隨後海軍又改裝了另一艘海洋測量艦─ 「九華艦」以取代「陽明艦」,其編號則為564。「九連艦」於59年正式服役,並於當年 8月24日至9月24日期間執行了一次縱貫南海以及暹邏灣的長航程海洋探測作業。第二年夏季,「九連艦」又在南海東北以及東部水域執行了一次遠洋探測工作。這些工作開創了我國研究船在南海水域進行大範圍海洋研究的先聲。關於上述二次南海調查作業可參閱「中國南海海洋資料報告,1972,台大海洋所專刊第二號」。「九連艦」於民國60年8月由海軍撥交國科會,然後再由後者轉交新成立之台大海洋研究所管理、使用,原「九連艦」則改稱為「九連號」。「九連號」早期仍沿續「陽明艦」時代之黑潮探測工作,但所使用之儀器則更為先進,例如採用當時最先進的STD以量測海水溫、鹽剖面,使用 GEK海流儀量測海面流速,使用衛星導航儀定位等等﹔這些裝備以今日眼光來看似乎沒什麼了不起,不過在當時確實是最先進的工具。這些裝備大幅強化了「九連號」的作業效率同時也使探測資料之空間解析度大幅提高。當時最重要的研究工作是量測花蓮以東斷面上黑潮流量的季節性變化,並期望由此可將花蓮與石垣島間的水位差數值轉化為流量值,從而藉助二地長期之水位記錄來了解黑潮的長期演變行為。可惜的是,這項工作隨著朱祖佑教授退休(民國67年)後便後繼無人而停頓下來,直到近年為執行「世界海洋環流實驗」(WOCE)才又喚起國人重拾此題目,但已荒廢了十餘年的光陰。

「九連」時代比較重要且與本土物理海洋學研究相關的工作,除了上述之黑潮研究外,其餘大致尚有﹕民國64年7、8兩月與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合作在台東外海執行「東台灣海岸湧升流實驗」﹔經由此合作計畫我國初次引進了磁帶自記海流儀(Recording Current Meter, RCM)以及相關的深海錨碇系統施放、回收以及資料處理的作業技術,在隨後年間並逐漸將此推廣至國內各相關研究單位。此後,「九連號」之技術人員尚陸續支援國內許多重大建設相關的海域環境調查工作,例如「核一」、「核二」、「核三」、「核四」、旗津與大林浦海放管、台中火力電廠、蘇澳火力電廠、中油YAF區海象調查等等工作。在此期間,海洋學界開發了潮汐預報的電腦程式,對當時比較先進的各式數位式自錄儀器也建立了資料譯讀、轉換、分析等前級與後級處理系統﹔另方面,對台灣海峽以及台灣西南海域的水團特性、台灣四周幾處比較顯著的湧升流區亦進行了一系列的初步調查與報導。在「九連」時代後期,學界也在澎湖水道內佈放了一組RCM海流儀長期觀測海流變化,這組資料對往後的台灣海峽研究有很大的幫助。綜合來說,「九連」時代雖是我國物理海洋學界研究人力青黃不接的時期,但學界仍盡力將國外的新方法、新裝備引進國內,例如目前海洋工程界在近岸海域調查時常用的許多種自記儀器(如海流儀、波浪儀、溫鹽自錄儀等)、裝備(如深海攝影、音響釋放儀、無線電資料傳送等)以及測量方法(如衛星定位、微波電子定位等)早在「九連」時代便已由物理海洋學界引進國內並建立成熟的作業系統﹔另方面,國內目前許多法規上有關海洋污染的規範也是由海洋界前輩學者們根據當年所積累的海洋知識協助政府訂定的﹔這些或許可視為我海洋學界在研究上對本土社會的一點回饋。從整個發展的歷程看來,「九連」時代應是我物理海洋學界一個引進外「知」、全面學習的階段。

(三)「海研一號」時代(民國74年至83年)﹕

 

「九連號」於民國73年8月功成身退交還海軍,海軍隨即將其改作靶船,為飛彈測試提供最後的剩餘價值。民國74年1月24日我國購自挪威的海洋研究船「海研一號」返抵國門,從此本土物理海洋學研究又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海研一號」全面接續了「九連」時代所發展出的作業技術以及所累積的海洋工作經驗﹔因此,雖然「海研一號」安裝了許多新穎的儀器設備,但工作人員在很短的時間內即能將各項裝備的功能完全發揮出來﹔例如,作業技術人員在抵新加坡接船時,僅花費九天時間便將各項裝備安裝、測試完畢,隨即在離開新加坡後立刻展開南海探測的作業。「海研一號」的性能促成我國物理海洋學研究工作快速發展﹔一方面固然是因為研究人力大幅增加所致,另方面也必需歸功於「海研一號」的適時加入,提供了良好的設備才使各種研究構想能夠圓滿實現。在「海研一號」獨領風騷的年代裡,學界為海洋研究所需又陸續引進了CTD、ADCP、GPS、IES、ATLAS浮標等裝備以及 ARGOS浮標、衛星海洋遙測等相關技術,這些都是一些開創性的工作。在研究方面,也陸續推動了KEEP(Kuroshio-Edge Exchange Processes)、WOCE(World Ocean Circulation Experiment)以及 SSS(South China Sea Scientific Studies)等整合型計畫。此外,在「海研一號」返國後不久,學界便在國科會資助下設立了物理海洋的資料庫,並採用半強制的方式收納觀測數據。這些年下來海洋資料庫業已累積了相當可觀數量的探測資料,透過這些資料使我們對台灣四周的海洋環境得到了全新的體認。海洋資料庫之網址可透過 台大海洋所網站(http://www.oc.ntu.edu.tw) 連結﹔此外,亦可由KEEP資料庫 (http://keep.oc.ntu.edu.tw)或是海科中心資料庫(http://duck2.oc.ntu.edu.tw)下載一些海洋觀測資料以及衛星遙測照片,請多利用。

 

三、台灣海峽區

「海研一號」資料庫中所有的觀測數據裡,屬於台灣海峽的部份可能要佔了一半左右的比例。透過這些數據以及在新竹外海的長期海流觀測,我們了解到台灣海峽的海流狀況其實是挺複雜的,和早期所描繪的概念有很大的差異。簡言之,台灣海峽的水文狀況是受大陸沿岸流以及由南海東北部所流來的海水所控制,這是以往就知道的,但是對如何演變以及動力機制卻不甚明瞭。這兩種不同來源的水系中,後者在冬、春季主要是由太平洋黑潮源區經呂宋海峽流入南海的外洋海水所組成,但在夏、秋季則是受到南海內部北上或是在南海北部循環的海水所掌控﹔至於前者則與大陸東南沿海幾條大流量河川有密切的關係,冬季期間台灣海峽主要是受閩江與其以北河川(如甌江)所組成的沖淡水所影響﹔至於夏季期間則是受韓江、九龍江等影響,但其範圍多侷限於福建沿岸以及台灣灘一帶海域。南海東北部在冬、夏期間分別為兩種不同來源的海水,在動力學上二者最大的區別便是其上層密度的層化狀態﹔源自黑潮的海水上層較厚、層化情況較為薄弱,但在南海內部循環或沿呂宋西岸北上的海水則反之。在不同的季節裡,這兩種層化程度互異的海水均會各自經由澎湖水道流入台灣海峽內部,從而引發不同的水文狀況分佈情形。主要的動力過程如果用最簡單的話來描述,那就是「分層流體在淺海流動時與地形發生作用,此現象有時又會受到風力作用的修正」。

玆以夏、冬之流況作說明﹔夏季時,強分層的海流由澎湖水道北上,其脫離水道後即遭遇一道由東南伸向西北的高地(彰雲沙脊)橫亙於前,此時上層海水可穿越沙脊繼續沿台灣西海岸北上,但中、下層較重的海水則受阻於此脊而偏向西北,再沿烏坵東側之深溝北上。如此則構成台灣海峽中、北部特殊的水文分佈特性﹔即海峽東側完全是混合均勻的暖海水,但海峽西側則仍維持著層化狀態﹔然而在颱風期間海峽內吹襲東北風時,海峽西側冷水也會重新沿著海底趨近東岸。進入秋季後,隨著東北季風逐漸增強大陸沿岸流也逐漸向南、向東擴張其勢力範圍,此時由南海經澎湖水道北上之海流流量亦大減﹔這時大陸沿岸流所帶來的低溫、低鹽份海水(浙閩沿岸水)會與南來的相對高溫、高鹽海水在彰雲沙脊附近僵持而形成一道東西向的溫、鹽鋒構造。這種鋒面構造可以一直維持到冬季,在此鋒面區北側的就是由大陸海岸流來的冷海水﹔這些冷水在流至台中附近時,一部份會併入台灣西海岸的沿岸鋒系而順風南下,另一部份則在季風暫緩時沿台中、新竹海岸北上。沿海岸南下的低鹽份冷水在正冬季時甚至可抵達高雄外海,有些則在半途(例如外傘頂與安平等海岸線轉折較大之處)鑽入沿澎湖水道北上之暖水中、下層內。接近春季時,東北季風漸轉弱,由南海北上之暖海流則漸增強﹔在季風周期性的作用與暫停的過程下,每當季風風力鬆弛時,原先在澎湖水道內積聚的暖海水往往就會以重力流的方式沿著台灣西海岸向北衝,有時鋒頭甚至可以衝抵新竹與桃園以北水域﹔但在東北風再度加強時這些暖水又會西移,然後再與台灣海峽內部的水體相混合而使當地海水之鹽度與密度均增大。隨著幾次這種間歇性的暖流後,大約在四、五月間沿台灣海峽東側一道持續的北上暖海流便發展成熟了,這道暖流會將冬季經由呂宋海峽輸入南海的部份黑潮區高鹽、高溫的次層與表層海水再流往東海南部水域﹔換言之,或許只有這一段時期才可稱之為「台灣海峽的黑潮支流」,但其與黑潮本身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夏季後,原先入侵南海東北部之黑潮區海水要不就是向東退出南海,要不就是併入南海水系內,此時流往澎湖水道的海水則是源自於南海內部,如此周而復始形成季節性的演變行為。

四、台灣東北海域

 

早在「九連」時期,學界便已注意到東海南部陸棚區之底層冷水以及台灣東北部外海之湧升流等現象,但苦於對更大範圍海域內觀測不足,此現象無法進行深入的研究。「海研一號」時期,學界透過KEEP以及之前的一些研究計畫開始對此海域進行了密集的觀測研究﹔目前KEEP(2)即將結束,KEEP(3)正在籌劃中,而研究主力也從KEEP(1)的以物理海洋學為主轉為以海洋生物、化學以及地質等方面為主。不管怎麼說,透過這些觀測工作讓我們了解到這一大片水域在動力上主要是受兩個流系─即沿台灣東岸北上的黑潮與其相關流系以及由台灣海峽北部流出的海水,間相互作用的影響﹔當然,風在此過程中也起了修正與調整的作用。台灣東北海域最顯著的現象便是在彭佳嶼與棉花嶼之間海域終年存在的冷水露頭現象,從立體的角度來看就像是由海底向上冒起一座由冷海水形成的饅頭狀山丘,我國海洋學界俗稱其為「冷丘」。冷丘附近是台灣東北部的重要漁場所在。另外的重要現象則是每年十、十一月間黑潮流軸向西偏,造成大量暖水入侵東海陸棚的現象。黑潮入侵可在彭佳嶼以北形成一道向西凸出的暖舌構造,沿暖舌邊緣順鐘向流動的海流─大陸學界稱之為台灣暖流,對浙江沿岸的海洋環境有相當重要的影響。此外,KEEP(1)的海流觀測發現沿著由釣魚台西南方至棉花嶼間的東海陸棚邊緣經年存在著一道西南向的反流(係與東北向的黑潮流相比),而「九連」時期在花瓶嶼附近的海流觀測則顯示100公尺以下至海底間經常呈現西北向海流﹔另外,水文以及水位觀測亦指出冬季期間沿台灣東北海岸是從台灣海峽北部流出的東南向海流。這些複雜的流況雖然不易用簡單的辭句來說明,但其最基本的動力因素主要仍是因海流與地形作用之故。黑潮沿台灣東岸北上時,在蘇澳附近遭遇橫亙的海脊─蘇澳海脊,所阻擋便發生向東北偏轉的效應。然而,因北流之海水其層化程度冬、夏有相當大差別(夏季因有南海來水併入黑潮西側故分層較強),故偏轉角度亦有所不同,因此流往下游再遭遇到東海陸棚時之位置便也冬、夏有別。當黑潮之次層、中層深度之海水受陸棚阻擋時,大部份將轉往東北方沿棚緣北上,但基於動量守恆其餘將偏往西南,這就是目前大家所接受的關於反流的說法。此反流在流至三貂角附近時又遭遇海岸阻擋,因此將再度分支偏轉,其中一支將沿棉花峽谷以及基隆海谷流向西北並擴展至整個東海南部陸棚區,至於冷丘則是反流所圍繞的一個阻塞高壓區,在冷丘內部應呈現順鐘向的反氣旋型環流,在其上方則為反鐘向的氣旋型環流﹔目前對此之細部觀測仍嫌不足,許多流況猶待証實。此外,黑潮之向西入侵過程則和東海南部以迄台灣海峽北部之整體流況有密切關係。當台灣海峽北流水旺盛時(如春、夏時期),由於地轉效應可知水位應是西低東高,而此水位梯度亦能阻擋住黑潮區的高水位向西擴張﹔但入秋東北風興起後,北流退縮,海峽北部整體流量轉為向南,水位便呈西高東低分佈,此時黑潮之高水位便將引導外洋暖水向西入侵,並在東海南部海域與陸棚上之冷海水形成顯著的熱鋒面構造。鋒區之水流方向係與鋒線走向平行,此鋒面在接近台灣海岸時其西側之冷水將受台灣北岸影響而偏轉,因而形成東南向之冷海流。

 

五、台灣東岸黑潮區

黑潮是西菲律賓海內最重要的海流系統﹔早期的研究告訴我們,當西行的北赤道洋流遇到民答那峨島陸地阻擋時,一部份水將轉向南流形成民答那峨海流,另一部份則轉而沿群島東岸向北流動,這就是黑潮的起源。早期「九連號」曾對花蓮至石垣島間之黑潮流量進行過長期的調查,結果顯示黑潮之流量逐年變化大,但季節變化卻不明顯,調查期間(民國63、64二年)黑潮流量之變化幅度在18 Sv與42 Sv之間,平均流量則為29 Sv左右。另外,大陸學者亦曾根據日本海洋資料中心所蒐集之GEK資料統計歸納後得出,黑潮表層流軸路徑在冬季時最接近台灣東岸(約17-30海浬)、夏季則最遠離(30-70海浬)。本土黑潮研究工作在朱祖佑教授退休後頗沈寂了一段歲月,近年因執行WOCE探測工作才又興起。我國WOCE實驗中最重要的有三部份工作,其一是與美國邁亞米大學合作,共同沿著蘇澳和與那國島之間海脊上佈放各種海流計(傳統式、超音波式、ADCP等)、IES、溫度串等錨碇系統,構成陣列直接量測黑潮通過此斷面時的長期流量變化情形,其二是使用ARGOS浮標,利用衛星來定位同時亦傳送觀測及定位資料,如此亦可量測出海洋上層水體之流動情形﹔其三則是沿固定斷面上定期執行水文觀測,藉助地轉關係可估算流量以及熱與鹽份的通量。WOCE 工作持續了許多年,直到最近現場實驗始告一段落,因此要再過一陣才可望獲知最新的分析結果。不過,近年為執行南海研究工作的一些航次所探測的範圍亦涵括了呂宋海峽以東的水域,這些調查發現黑潮在離開呂宋島後,其中一部份水流將偏向西北穿越巴林塘海峽後進入呂宋海峽,這一部份水流才是與南海發生作用的黑潮海水來源。冬季時,穿越巴林塘海峽的黑潮分支將進入南海東北部﹔但夏季時這股水流將被由南海中部沿呂宋西側北上的海流阻擋而無法進入南海,只有偏轉沿海脊地形流向北北東方﹔另方面,此時南海東北部的上層海水尚可由台灣南端向東流出南海,而呂宋東北角外海另一部份未轉向西北的黑潮源區海水則繼續沿巴坦群島至蘭嶼的南北向海底地形線往北流。這幾股不同的水流最後均流至台灣東南外海,因此會造成台東外海東西向斷面上海流流速分佈呈現多重核心的構造。早期學者亦曾注意到此種多核心構造,不過當時認為是由於渦流所致﹔近年由於觀測範圍較廣,資料亦較豐富,才逐漸了解此中奧妙。台灣東岸黑潮之變化行為仍是學界值得繼續大力投入的研究課題。

 

六、南海東北部海域

南海東北部表層環流之季節性演變情形是個很有趣的課題﹔早期苦於研究人力以及設備雙雙不足,因此無法在南海研究上作出太多的投入﹔近年情況大有改善,我國物理海洋學界幾乎一半以上的研究人員均轉往從事南海相關的研究課題。南海與西菲律賓海間的交換過程主要都是透過呂宋海峽來進行,因此我海洋學界南海研究之主要焦點便是集中於此海區。過去曾認為黑潮終年會有一分支海流進入南海,其中甚至更有一部份將再沿台灣西南海岸流進台灣海峽。但根據前述的近代觀測結果,我們知道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冬季時,穿越巴林塘海峽的黑潮分支的確會進入南海東北部,但這一部份入侵南海的黑潮水會在東沙與台灣間的水域形成反氣旋型的暖心環流系統﹔台灣灘東南側的東北向暖流便是這個暖心環流的北側部份,這些暖水又北伸入澎湖水道,使台灣西南外海在冬季時仍能維持相當高的水溫。春季時,此高壓型暖環流將會裂解,其東側部份會由北、由東退出南海,而西側部份則將滯留在東沙島東北方,但環流範圍將大為縮小。夏季時,南海東北部將逐漸被由南海中部慢慢北伸的低壓型環流場所控制,這時流入澎湖水道的將是由上述東沙島東北方高壓環流所導引的東北向南海西側海水。迄今為止,南海水域內諸現象尚有甚多未明之處,學界期望在未來幾年內透過整合型計畫方式,大家協力共同在南海內執行大規模的觀測與實驗工作,主要將建立各開口邊界處海流的長期時間序列資料,如此便可透過數值模擬的手段探討細緻的動力過程。

 

七、未來之發展方向

如今,國內已有「海研一號」、「海研二號」、「海研三號」、「水試一號」以及「達觀艦」等等五艘大小不等的海洋研究船在服役中﹔海洋研究也脫離了以某一條研究船或是某一研究單位獨領風騷的階段,因此如何將各不同單位的研究方向配合其特色予以分工、整合並形成共識可能是需要定期檢討的問題。前年(民國八十四年)底,我國物理海洋學界許多同仁曾在台大海洋所聚會,以討論訂定我國物理海洋學未來的長期發展策略。與會者最後達成共識,大家覺得以下之目標與方向是可行的,目前可以藉助南海海洋科學研究以及南海季風實驗二計畫之執行過程來完善學界之分工狀況。

  • 總目標﹕建立台灣週遭海域之海洋監測、預報與資料管理系統。

     

  • 執行方式﹕藉區域性整合計畫進行大範圍、大規模共同實驗,以建立與完善各校、各系所間之分工關係。

     

  • 發展方向﹕開展多船同步觀測作業、建立衛星遙測資料庫、發展海洋數值模式研究、開展海洋觀測網作業、近岸環境監測作業、發展遠距自動監測系統、發展海洋預報系統、海洋資料整合系統。

以上所述,不管是目標也好或是發展方向也好,其實多是老生常談﹔只因我國過去以迄目前並沒有真正掌理海洋事務的專責單位,故從來也沒有人認真推動過類似項目的工作。這些年來,學界逐漸了解到不能坐等到政府自己覺醒,那會是遙遙無期的,大家必需主動出擊,只要能建立共識那麼就可以透過國科會研究計畫將工作逐步開展,待系統成熟後自然會有單位來接收成果。在上述工作中,儀器系統研發便佔了很大的比重,以我國電子工業目前的製造能力而言,這些項目均有完整的研發能力,業界所欠缺的可能只是相關的海洋知識以及一些創意罷了。曾有美國海洋學者在來訪後慨言﹕「以貴國的工業製造能力,如有人肯投身於海洋儀器製造,那麼將可對全世界的海洋研究作出重大的貢獻。」何以如此?乃因外賓深信以我國之工業環境必可產製出舉世最價廉物美的儀器產品,故各國海洋研究人員就可以用同樣的研究經費而能購置更多的設備,當然就能得到更多的實驗成果。君不見我國之PC工業對全世界資訊化發展作出了多大的貢獻!想想看,如果PC製造仍由美國所掌控,第三世界國家有多少家庭能買得起美國造的電腦?顯然,在這一方面我國具有良好的發展條件,是值得一搏的事業方向。

縱觀過去這幾十年來物理海洋學在本土性研究上的發展歷程,早期的工作似乎主要在於發掘以及確認我們的海域內到底有那些顯著的海洋現象。由於一代又一代研究人員的不斷投入,許多的未知現象被陸續揭露出來﹔但隨著本土區域性海洋學描述性的大框架逐漸完善,這種「大發現」時代的熱潮終將進入尾聲,未來必須進行更細緻、更複雜的定量性實驗工作﹔其中,衛星遙測海洋學以及海洋預報工作必將是以後的主流方向。

http://w3.oc.ntu.edu.tw/chap10/chap10.htm

Information and Links

Join the fray by commenting, tracking what others have to say, or linking to it from your blog.



發表迴響
 auth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