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3日,台東縣蘭嶼鄉外海於疑似遭不明外國船隻惡意傾倒廢油料,造成西南部椰油至紅頭一帶海岸,約1公里長的珊瑚礁岩全遭到大片面積或零星塊狀黑油所污染,其中漁人部落前的泊船區一帶,更成為黑油覆蓋的煉獄,可說是蘭嶼史上最大的油污事件。

令大家印象最深的莫過於三十多位國軍以及招募當地居民共同清除過程中徒手赤腳的模樣,儘管之後海棠颱風與馬莎颱風相繼來襲,風災過後,帶走當初的油污痕跡。對於台灣緊急應變措施有待改進仍是不容置疑!

事隔三個月,2005年10月10日凌晨,桃園外海一艘裝載苯化學品之韓國籍Samho Brother號貨輪遭碰撞後沉沒,當日環保署即召集各部會(註)成立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監測船難位置與污染源洩漏情形。相較於七月蘭嶼油汙事件,這次國內處理化學輪翻覆致苯外洩危機的首宗案例,權責分工與緊急應變似乎有進步。

國內參考美國、日本、新加坡和荷蘭模式,對處理廢棄化學輪多採放火燃燒或發射魚雷炸毀,然而環保署主導之應變小組建議由空中發射飛彈摧毀貨輪,調動軍方出動戰機和直昇機發射並引爆苯,卻沒有成功引爆苯,顯示各單位的情勢研判出現誤差,相關單位應積極建立台灣海洋廢棄物基礎資料,投入相關研究,以研擬降低海洋污染的實際做法。

台灣外海接二連三的發生了海洋污染事件,造成了莫大的生態浩劫。政府除了建立起一套處理毒災事故應變機制與權責分工,也應該研擬此類毒性物污染之處理措施,建立日後防治模式。另一方面,應可考量讓接觸第一現場的地方居民,發揮預警功能,例如即時通報、組成地方巡守隊,畢竟長達1500公里的海岸線,無法時時刻刻立於官方的監視範圍。

一系列海事事件,凸顯出號稱海洋國家的台灣,更應及早建立海域的預警機制,無論是油污、船難,以及其它天災,對台灣而言,海上預警的重要,絕非僅止於國防安全。

聯合國:亞洲經濟成長榮景下 暗藏海洋污染危機


ENS中國,北京報導;楊璧如、蔡秦怡編譯;莫聞審校

聯合國於16日發出警訊,指東亞快速成長的經濟與人口,對於此區域的海洋生態系統造成與日俱增的壓力。一項新的研究結果發現,亞洲地區高達90%的污水未經過處理即排放至海水中,威脅到魚類、紅樹林、珊瑚礁以及沿岸的溼地等。

此報告是在北京舉行減少海洋污染的國際會議中提出。這個會議於16日召開,為時五天,是為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保護海洋環境全球行動計畫(UNEP/GPA)的回顧。來自115國的代表參加這項國際政府間的10年回顧會議。由於有相當大比例的海洋污染是來自島嶼地區的河川和其他淡水污染源,因此,此次會議希望能夠達成具體承諾,促成對淡水(如河川及湖泊)更直接的管理,以減少沿岸的污染。

全世界許多地方都有相似的海洋污染問題,亞洲並不是唯一的地區,「但亞洲地區是全球社群的縮影──顯示了全球各地在經濟發展、消除貧窮與社會、經濟因子之間求取平衡時,所面臨的挑戰與機會。」UNEP/GPA協調人凡得瓦(Veerle Vandeweerd)如此表示。

凡得瓦說:「儘管國際間已有協議,但我們仍不斷地把未處理過的廢水排放至海洋。」。廢水的處理程度在亞洲差異極大,從日本的60%,印度孟買的15%到巴基斯坦喀拉蚩的6%都有。凡得瓦補充說,來自諸多沿岸大型工廠的廢水排放也對海洋造成極大的威脅,而這在南亞是「極普遍」的現象。

傳統土地利用方式的轉變,正在亞洲各地上演。人們為了追求經濟持續成長而增加肥料的使用,而這些肥料養分則隨著廢水與動物排泄物一起排放,造成沿岸水域的營養物含量愈來愈高。例如2001年就發生了近80起紅潮,影響了15,000平方公里的沿岸水域。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指出,在南亞和東亞,全球三分之二的沈積物被送入海洋;而森林砍伐更加重土壤侵蝕,並使更多沈積物排放至水道中。

凡得瓦表示,會議也希望促成政府、民間社團、地方政府、私人企業及其他非政府組織間的更多合作和聯盟。

資料來源: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61203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