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發佈的《中國海洋發展報告》稱,長期過度捕撈已經導致了中國海洋漁業生態系統難以逆轉的嚴重退化。

這份由國家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課題組編制的報告指出,目前中國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總體欠佳,以過度捕撈為代表的對海洋物種的過度利用而直接導致種群數量下降甚至物種滅絕問題十分嚴峻。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近海漁場的底層和近底層傳統經濟魚類已經嚴重衰退和枯竭。目前處於嚴重衰退狀態的魚類包括:大黃魚、小黃魚、帶魚、紅娘魚、黃姑魚、鱈魚、鰩類等,只有中小型的中上層魚類和頭足類尚可捕撈。

    報告稱,從20世紀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的20年時間裏,中國海洋捕撈量持續增長。從1997年開始,海洋捕撈量一直穩定在1400萬噸左右。而據專家估算,中國近海漁場漁業資源每年可捕撈量大約為800萬噸。長期巨大的捕撈量是以捕撈幼魚資源和營養層級低的劣質魚種實現的,這種捕撈已經導致了漁業生態系統難以逆轉的嚴重退化。這種退化表現在漁業資源數量結構上為主要魚類個體變小,低齡魚比例增加,魚類性成熟提前,漁業資源已經變成低層次和低營養級。

    報告認為,傳統經濟魚類在中國海洋生態系統營養結構中處於關鍵的位置,關鍵物種數量銳減必然會影響到整個海洋生態系統中其他種類的組織結構。

    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劉容子研究員表示,要扭轉這種局面,需要相關部門下決心壓船減船,嚴格控制捕撈量,杜絕“休漁三月,一天捕光”的現象。

資料來源:http://big5.lrn.cn/media/sea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