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最大的殺手,依序是:
(1) 過漁與誤捕,以及非法毒、電、炸魚,
(2) 污染及優氧化,
(3) 棲地破壞及碎裂,
(4) 外來種,
(5) 全球變遷。

     前三項大家都已耳熟能詳,後兩項則仍缺乏研究和數據。但全球變遷所形成去年的聖嬰及今年的反聖嬰現象,已使得今年包括帛琉、澳洲、大堡礁及日本琉球在內的珊瑚大量白化,台灣也不能倖免,連蘭嶼、綠島及位於巴士海峽中央的七星岩的珊瑚均有大量白化的現象。大環境下自然的巨變,再加上前三項人為因素破壞的推波助瀾,珊瑚未來的命運與前景極不樂觀。

    舉例而言,原本國內珊瑚礁學者擬挑選遠在南中國海,有守軍保護,既未開發,又不開放觀光,珊瑚礁保存甚好的東沙島,作為未來海域生態長期監測的測站,孰料今年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與中央研究院動物所共同前往東沙調查時,赫然發現當地由於來自大陸及香港為主的漁船侵入潟湖,非法毒、電、炸魚的結果,已使潟湖中的珊瑚大量被摧毀,當地幾乎已變成「珊瑚墳場」,珊瑚的種類從四年前的134種銳減到只剩下61種,魚類也由311種減少為118種。連如此偏遠的離島均如此,在本島四週海域的珊瑚礁當然更是難逃劫數。

    台灣海洋環境的破壞,主要仍是過漁、污染及棲地破壞。國人愛吃海鮮,更愛吃活海鮮、魚翅、海馬 ...等等,而且吃的種類有夠多,可以說到了無所不吃,愈稀有愈流行,即愈貴的地步。由於市場需求,必然使得台灣漁獲的壓力高居不下,由光復時的兩萬公噸到今天的135萬公噸,早已超過最適的捕獲量。這個數量其實還未加上許多場外交易的漁獲,以及龐大的釣魚、養魚、潛水獵魚等休閒活動中,人們從海中予取予求難以計數的數量,長此以往,魚源不枯竭才是新聞。

    河口及海岸地區承受來自河川及陸地的污染,在海流擴散不良的西海岸每每造成遍地魚屍,牡蠣變綠,文蛤暴斃等的新聞事件更是屢見不鮮。再加上為了發展科技島,加速經濟建設,每每挑選土地成本最低廉的海岸溼地來闢建工業區、淺海養殖、海岸遊憩、人工海堤、港埠等等,使得許多原需仰賴海岸溼地、潮間帶、潟湖、河口來孵育成長的海洋生物,在棲地消失、棲地碎裂的情況下,無法完成其正常的生活史。

     台灣原本擁有豐富生物的自然海岸正快速地在轉型成以人工化海堤及消波塊所圍繞的人工海岸,「寶」島即將變為「堡」島的惡夢可謂為時不遠矣。

來源網址:http://vm.nthu.edu.tw/science/shows/ocean/ocean1/index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