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海洋文化之美

分享海洋文化的相關資源。

« 海洋文學 | Main | 變調的海洋~ »

知性永續的「海鮮文化」
2008/03/28,13:59

今年農曆年期間最熱門的海鮮食材之一的「海參」竟然出現假貨,而且普遍出現在傳統市場與大賣場中。這些「假海參」的外形、突起物、長度都一樣,被懷疑是用蒟蒻或化學物質從同一模型翻作合成,不知這種假貨已經欺瞞消費者有多久了。臺灣在2006年進口的水產品總值約189億元,包含數百種水產生物,高居世界第二位,可說是水產海鮮的消費天堂。臺灣的消費大眾拜自由貿易與發達資訊之賜,對全球的美味水產,多半都能如數家珍。然而若是真的追問有關這些魚、蝦、蟹、貝、藻類的生態習性的背景知識,只怕一般民眾也說不出個名堂來。身為四面環海的島國子民,我們對於大海恩賜的豐富自然資源,究竟有多少瞭解呢?在面對美味的海鮮料理,準備拿起筷子大快朵頤之際,可曾想過我們放上砧板,扔進熱湯,送進五臟廟的這些水產生物,曾是一個什麼樣的活躍生命?

海參屬於高蛋白質、低脂肪和零膽固醇的食品,一百公克的海參中,蛋白質含量高達近70公克,脂肪卻僅約1公克,自古就有「大海之珍」的美譽,一直都被視為海鮮中上等的佳餚。大多數海參生長在淺海礁岩岸或珊瑚礁區的沙泥海底,以藻類或有機碎屑物為食。由於其棲地習性很容易為人所大量採捕,臺灣產可食用種類的數量早已瀕臨滅絕,現

在市場上所販售的大多數是進口的養殖種類,臺灣每年更要進口約460噸乾海參。在如此驚人的消費量的背後,有多少人了解這些海參的產地來源和其生態習性?臺灣野生的海參現況如何呢?用幾可亂真的「假海參」來替代是不是能讓野生海參免於因濫捕而滅絕?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深思和探討的問題。藉此我要向大家介紹另外2種海鮮的小故事做為知性的省思。

「海香菇」是一種令人迷惑的海鮮名詞,它到底是何種生物?十多年前在臺灣南部第一次見到時,還真的把我給考倒了。海鮮店老闆說它是一種臺灣產的海藻,外表墨綠色,內層略帶藻色,配合九層塔菜一起快炒,口感清脆。我問了許多學者專家無人能解出此謎;幸好十年前在東港問到一位魚販,他告訴我,其實海香菇的原始材料是花枝(烏賊)的皮,經過化學藥物處理,發成數倍的厚度,還好心叫我最好不要吃。令我好奇的是,究竟是何種藥物讓烏賊表皮變厚變脆呢?到底食用安不安全呢?多年來我一直找不到答案,希望食品衛生與營養專家能給消費者知的權利。

另一個例子是大家所熟知的魚翅。「魚翅」是利用鯊魚鰭加工製成,上等的魚翅在高級餐廳一盤要價可達五千元以上;然而一般餐廳的魚翅來源就可能是魚粉加工製成的「假翅」。二十多年來做假魚翅的工廠大概已賺進數億元,而一般民眾可能還不知道面前一盤要價不斐的魚翅羹是不是真貨,說不定只要味道好,也就懶得辨別清楚。最基本的辨別方法是每根魚翅分開,大小長度相似,煮久易爛的是假魚翅;不似真魚翅有鰭的形狀,每根緊密排列連在一起。但是據說高級的假翅在外形與口味上都已經維妙維肖,連有經驗的老饕都難以分別。雖說仿冒欺騙不是正道,但是這些假魚翅滿足了一部份的消費需求,從保育海洋生態的觀點來看,不能不說是一種另類的「貢獻」。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issp-maritime/article?mid=554&prev=557&next=-1

迴響

發表迴響
 authimage
 
Accessible and Valid XHTML 1.0 Strict and CSS Powered by Life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