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文化
前言:雖然地球最早的生命起源於非常遠古的海洋,但一般相信,人類文明是開始於陸上的大河--淡水河如:埃及尼羅河流域、中東兩河流域、印度恆河流域、東亞黃河流域等。開啟網上的搜索引擎,似乎很難找到有關「海洋文明」的系統性描述。歐陸代表性的哲學家黑格爾(Hegel, 1770-1831),曾對海洋有所讚嘆,但基本上,他是極端的陸權主義者--海洋只是大陸的斷裂處。80年代,中國天安門事件之前,盛行於"黃"土、"黃"皮膚的中國人世界的「河殤」,對"蔚藍"的海空,有無限憧憬(據說,1989年的中國天安門運動多少受到它的啟發)。當然這些都不能算是海洋國家的觀點。近年台灣的言論,也高舉發揚「海洋文化」。它的內容又是什麼呢?有描述性的,也有指示性的;有追溯歷史,也有瞻望未來的。歸納起來,主要是(1)台灣有史以來重商,而對外貿易頻繁;(2)台灣雅美族乃海洋民族指標;(3)台灣海島,位居全球海運樞紐;(4)台灣是海洋民族「南島語族」的原鄉;(5)富有冒險精神的台灣祖先厭棄大陸,渡海來台而得到發展--移民精神;(6)現今世界是由海洋國家所主導(也就是所謂「海權時代」);(7)中國大陸政權醜惡;(8)台灣容納多元文化。
從知識談起根據考證,人類的四體、五官的生物性結構,數十萬年來,改變有限。人類的社會能在大自然存活、發展的原動力,一般認為是因為大腦的使用--知識的發展和累積。海洋文化和大陸文化的分辨,是不是也反映在他們知識的發展上?在西方,有關這方面的資料,倒是相當豐富。中國的大陸文化(為避免政治化,以下稱"漢文化")一向"講"(雙關)"道德",而不重"知識"。嚴重漢化的台灣人社會,雖然看似比大陸漢人社會進步,但,竟然很少看到有關"知識"的討論(見前段的整理)。近年雖然有西方「知識經濟」的潮流衝擊,但台灣各論壇普遍的熱切興趣在於"經濟",而非"知識"本身。如果我們不從基本面做探討,那「與世界接軌」,可能就流於表面,或因為無從區隔,竟導致如台灣"統派"所提倡的「與中國接軌」了。
世界人類普遍都瞭解到知識對人類社會發展的意義--所謂知識就是力量--但,漢文化講"官大學問大",充分顯示君權凌駕的知識觀。而西方在啟蒙時代(~16世紀 - 19世紀初,約兩百年時間)則已肯定人類能自己獨立獲取知識,而後更進一步認為:只有個人才有知識能力。所以挾國家,或其他群體的權力,並不足以產生知識。這樣可以明顯看出漢文化和世界主流知識觀的倒錯差距。我們不能不加以深入探討清楚。
病徵考察「這是誰告訴你的?!」
我們的言談中,太常常有人在不以為然時,就劈頭這樣質問--通常帶著輕蔑、挑戰的語氣。意思似乎是,說的人不能自己知道。這可以看出我們訴諸權威、或根本否定個體(particular)的知識觀(如何'知道'?知識的主體是什麼?)。自古有"白馬非馬"的詭辯,真的能一時顛倒是非;現今台灣政壇常有"惡法亦法"的歪論,愚民誤國。這些可說都牽涉到認知的問題,也就是知識論。認知的問題確實是比較複雜,但不去研究,就變成方便的藉口,導致社會溝通窒礙,尤其利於政客操控利用。
「望文生義」又是一種中文使用者重要的知識來源。這種知識可不可靠,也是知識論典型的課題。近年台灣推行母語教育,發現,原來台語學者也有中文學者相同的毛病。所以這算是漢文化的通病。現代社會講求多媒體傳播,視、聽、甚至觸覺、嗅覺,動態十足,精彩繽紛。「望文生義」只是過去比較窮困、簡約的認知方式,它很顯然的缺點,就是資訊(或知識)管道很容易受到壟斷和管制--比如,文盲就沒有這種知識來源。
經常,我們指控某人「指鹿為馬」。為什麼明明是鹿,卻會被"認"成馬呢?多數的我們碰到這種情況,都氣得罵對方瞎眼,或胡說八道等等。"鹿"和"馬"是實物,都會混淆,何況是比較抽象的觀念?! 當然,誤認是人之常情,但這種情況倘若極為普遍,那麼很可能我們社會的認識論很紊亂。與其各執一詞,不如靜下來研究。如果真的是知識論的不同,或許應以多元思想,相互學習包容、互蒙其利的方式來解決爭議;不一定要到口水氾濫、鬥爭互耗的程度。
像以上的台灣言論場合的病態,可以舉個不完。現在,我們看看西方如何處理這些有關知識的基本問題。然後,再回來對照台灣的現況,看我們能學到什麼。
西方的知識探討西方對知識本身的探討,也是有很久遠的歷史。有些古早認定的知識,現在正當性也受到懷疑或顛覆,如神諭(鬼神顯聖)、聖經教條的知識、各種形上學等。台灣在這方面的言談情況,則很紊亂,常常為了強化本身論點,而去斷章取義引用了明顯站在敵對方的某"偉人"說過的話。最常見的就是獨派論者會過度粗糙地引用黑格爾的言論,而黑格爾學說可以說正是大"統派"、歐洲大陸文化的代表人物,也是底下將談到的海洋文化在早期,最為排斥的唯心論者。
啟蒙時期西方啟蒙時期,最重要的成就,也就是對知識論(Epistemology)的探討--在神權籠罩千餘年的歐洲"黑暗時期"之後,喚醒、肯定人們獨立探尋知識的能力。所謂知識論(或認識論)就是探討人類知識本身的性質、可能性、來源、確定性、主客體等等的論說。這裡無法,也不需做詳細歷史過程的描述。我們關心的只是有關「海」、「陸」之分。那時的知識論,在知識的來源的觀點上,就分出兩個看起來很不相容的派別,一為理性主義,最早以(和伽利略同期,而稍後的)笛卡爾為代表,另一為經驗主義,在同時期,以英國培根為代表。大致而言,前者認為,知識是由一些人類直覺肯定、不辯自明的公理、公設、教條,演繹而來,是先驗的,必然的(獨斷),強調抽象、共相(universal)的實存;後者則認為,知識是人類經由對外界刺激的感官經驗的把握而產生的,所以是歸納的,後驗的,或然(概率性)的,強調具體、殊相(particular)的實存。前者大致承襲歐陸傳統,主要的支持就是數學探討--歷時兩千年多年不墜的歐幾理得幾何就是絕佳的範本;後者多基於以實驗為主的自然科學研究工作。(台灣,或亞洲學童的數學,在國際比賽成績顯赫,眾所皆知;然而在科學(科技)上的成就,只長於模仿、代工,一般思想上,極依賴權威教條。這種現象,在這裡是個很有趣的對照實例。)
當時持極端經驗主義的知識論者,多為海洋屬性的英國人(洛克,柏克萊),或蘇格蘭人(休謨)。而這些人的論說又啟發了美國的立國精神,於是經驗主義繼續在美國進一步發展出本土的務實主義--我們熟知的--更脫離了道德教條 (漢民族所愛"講"的)。
任何有關現代西方思想的討論,不提及康德(Kant, 1724-1804)都算是缺憾。知識論方面也不例外;康德算是啟蒙時期的最後一位哲學家。他原本為相當傳統的歐陸理性哲學大家,曾自稱被經驗主義者(指休謨)的論點,"從理性主義的獨斷論中打醒"。他於是企圖集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的大成,也公認頗有成就。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晚近流行於漢民族社會的「新儒家」,為找尋中國文化和現代民主思想接軌,大力研究康德的思想--以已過世的牟宗三為代表。大概想藉由"集大成" 的康德,轉接海洋文化的民主。說來好像容易,但截至寫此文時,這一良善的企圖,大致沒有成功(連產生康德的德國本身,也在康德之後,立刻陷回黑格爾的絕對唯心論,從而助長後來法西斯主義,共產主義等集體主義在歐陸的發展)。這裡的興趣並不在中國學者,在民族意識掛帥下,浩大而無功的努力,而是要提請注意的是:當代的中國正統漢學者,都否定中國文化能和現代民主相容,而努力找尋出路,而作為一個民主國家,我們還居然還能不幡然覺醒,還繼續用"非民主"的中國(或中華)教條來灌輸我們的本土子弟,並投下鉅額國家資金(如蔣經國基金會)去支持"非民主"的中華文化的傳揚嗎?
當代海洋文化特色一般是以啟蒙時期以後(19世紀初)至今日為"當代"。
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之爭,在啟蒙時期之後,海、陸分道揚鑣,更各自發展,而對現代社會發生深遠的具體影響。舉個例,經驗主義重視個體的價值,所以支持了現代民主、人權、個人自由的理念。大陸的理性主義,重視群體共相,於是衍生各種集體主義(國家主義、共產主義、種族主義、法西斯主義),歷史決定論,神秘主義,絕對論而助長了大陸特色的極權、威權思想。(注意,這裡的理性有形而上的玄想、冥思的意涵,和我們日常言談中的"理性"--應解釋為"合理性"--已經有所不同。)
當代值得一提,而被公認能在歷史上和柏拉圖、亞理斯多得並列的奧裔英國人維根斯坦(Wittgenstein,1889-1951)。他的影響是更進一步否定形上學的價值,把海洋文化徹底帶向現世、當下。由他所啟發的科學實證論,成為至少在20世紀前半期的西方主流思想。傳統的哲學之王(或稱第一哲學)--形上學Metaphysics--在海洋國家,幾近式微。科學,尤其是自然科學,被視為人類知識的唯一來源,而科學哲學成為一時的顯學。這種極端的現象,受到後來的起源於大陸的解構主義的反撲,而有所調整。
國家、社會名稱的認識論
具體的說,「殊相」和「共相」怎麼影響知識論呢?拿我們使用的語言來說,主詞的個別名稱,或代名詞是指「殊相」,而術詞部分,談到特性的,像動詞、形容詞、副詞等 是指「殊相」。比如「我」、「阿如」、「陳先生」、「李小姐」、「這粒蕃薯」、「玉山」、「台北」等等,是「殊相」;而「愛上網」、「是台灣人」、「漂亮」、「很高」、「是台灣首都」等等,是觀念,屬「共相」。知識論上,以殊相為基礎的,叫「虛名論」(洛克):認為共相只是方便的字面名稱而已,可以變動,不關緊要;而以共相為基礎的,叫「實存論」(柏拉圖為最早的例)),認為共相才是實存、不變的,個體只是衍生物(像:人是由上帝按照它的形象創造,一類的說法)。這兩種觀點當然大相勁庭。所謂「白馬非馬」的「白馬」是殊相,「馬」則是共相。這種論調中國和古希臘柏拉圖都有。我們的生活上常識常常被那些象牙塔的學者這樣無端顛覆掉:身邊實實在在的白馬不重要,反而他們玩弄在腦中的「馬」的觀念才要緊?換句話說,「我是台灣人」對他們來說也是很有問題的。前面提過「指鹿為馬」,我們常識認為很不可思議,但按「實存論」者的觀點,把一隻鹿"認識"成一隻馬,並無關緊要,要緊的是認識說話者的觀念(統治者--趙高--的觀念)。這是東西方自古以來共通的統治術,而都有相同的思想基礎。共相論的下一步直覺推演,就是創世主,或天、天子等等。這在全世界的文化傳統都證實了,直到「海洋文化」個人主義興起,才打破人類這種被統治的命運。事實上,今天統派興起的"口水戰",多數也都屬這類詭論,像「遲來正義也是正義」、「惡法亦法」、「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等等,幫助統治者掠奪,遺憾的是我們學者、政治菁英們也常跟著統治者(不必分統獨)起舞,被玩弄於鼓掌,有負我們的期待。我們經常罵KMT「賊仔黨」,現在不夠,我們應該從思想上,不論統獨把它整個拔掉。[註2]
回到現實來,現今的「海洋文化」重視「殊相」,會認為個體的努力,能改變大環境,但重視「共相」的傳統統治思想,則認為所謂"大環境"就是實存,永恆的(黑格爾名言:實存是理性的--這個"理性"就是指他觀念裡面不變的抽象實體[註3];也所以黑格爾哲學一向為當今「海洋文化」所摒棄,或取笑、唾棄),任何個人主體的努力、創意、生命力都被輕視,否定,而以永存、不變、榮耀的國家(國家主義)、社會(社會主義)、歷史(歷史主義)等集體共相,要求個人臣服、貢獻、犧牲。
近來,我們要求台灣正名,正是要推翻有關抽象中國圖騰永恆不變的神話,轉而肯定"每個"台灣人在這塊土地上的努力。但並非將「台灣」當成又是另一個抽象的存在(像"新中原"之類),而是要讓這個名稱真正代表我們每一個活生生、實實在在的台灣人和台灣的土地、生命環境。
<<待續>>
註:
2. 在這個進入多媒體的時代,筆者個人並不像有些台語推行者,認為語言對台灣獨立那麼地唯一重要。但熱心致力於台語教學的台獨者,實在不必空泛地以歌頌台語之美,或本土精神,甚至道德訴求來推銷,反而應該務實地鼓勵正當地使用語言,並大量做整理、創新的工作,充實、並發揚台語在各生活層面(尤其是在公共事務領域)的殊相的表達方式和用語。古舊的語言都有以共相為尊的傾向,台語也不例外,但在民主社會,價值已經不同,甚至顛倒;若一昧以復古、甚至中原化台語為美、幽雅、高尚,那台語將會簡單地從台灣人日常用語中被排除、淘汰;最多成為少數白髮宮女或前朝遺老,閒來應對,懷舊自娛的用途。以台語目前不是強勢的情況,這種日子不會太遠!其實目前台語是相當生活化,俗民化,這是應該保留的優點,只需更新和現代化。而很多患大頭病(尚空想,不務實際)的台語學者,幫中國學者譏諷目前台語"不雅",這是很錯誤的;而他們的努力,僅在取代北京語的統治地位,毫不足取,也正是台語的推行在泛政治化的台灣,遭遇許多不必要的障礙的原因之一。
3. 黑格爾說的:"Reality is rational." 被一般保守派翻成現代化口語的"現實是合理的",雖然用來成功支持他們的論述,但是很膚淺。這裡的"reality" 和 "rational"應該都是做黑格爾興趣所在的形上學的解釋,也就是"實存是理性的"。它所衍生出來的就是一種教條演繹的世界觀;換句話說,實體殊相的萬事萬物都是由絕對、唯一、不變的抽象原則所衍生--一種極端的共相論。
資料來源:http://www.geocities.com/myfreeid20/oceanic-culture.html
Information and Links
Join the fray by commenting, tracking what others have to say, or linking to it from your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