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海洋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Posted by s40309 on 28 三月, 2008 12:05

這次全市海洋經濟工作會議,是市委、市政府決定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傳達貫徹全省海洋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市海洋經濟工作,動員全市上下進一步提高認識,創新思路,發揮比較優勢,加快建設海洋經濟強市,為“爭當排頭兵、實現新跨越”做出積極貢獻。一會,崔書記還要做重要講話,我們一定要認真貫徹落實。下面,我就海洋經濟工作講幾點意見,供大家參考。一、正確把握形勢,進一步增強發展海洋經濟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我市是海洋大市,海域遼闊,擁有近1000公里的海岸線,約佔全省的1/3,海洋資源優勢比較突出。歷屆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視海洋經濟發展,建市初期就在全省率先提出“以海興市”、建設“海上威海”的發展戰略。進入新世紀,又根據海洋經濟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提出“四轉變一跨越”的工作指導方針,確立了由漁業大市向海洋經濟強市跨越的目標。近年來,又進一步突出了海洋的地位,在重新調整的城市定位中,把發展現代海洋產業確定為重要戰略;在三大基地、五大產業群建設中,把水產品加工、船舶製造、濱海旅遊等產業擺在重要位置;最近市裏提出的突出發展現代製造、海洋經濟、旅遊物流、能源石化這四大支柱產業,也都與海洋息息相關。全市海洋產業素質逐步提升,海洋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2006年,全市海洋產業實現增加值355億元,佔全市GDP總量的25.9%,海洋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224533。海洋經濟已成為我市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和增長點。(一)海洋漁業層次不斷提升。2006年,全市水產品產量達到260萬噸,人均1噸,佔到全省的1/3、全國的1/20。遠洋漁船發展到212艘,噸位達到6萬多噸,捕撈產量達到8萬噸,捕撈收入達到7億元,位居全省第一。名優養殖佔全部養殖產值的比重達到70%,藻類、海參、對蝦等產量分別佔到全省的86.6%59%47.6%。水產品出口達到5.2億美元,佔全市農業出口的60%。水產品總產量、產值等指標連續多年居全國地級市首位,保持了全國最大漁業生產加工基地的地位。(二)海洋工業規模不斷壯大。全市海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886家,年加工能力達到300萬噸,開發了多烯康膠丸、深海魚油等十多种醫藥保健品,培植了好當家、宇王、泰祥、威東日等一批骨幹龍頭企業。引進了三星重工、成東等一批造船企業,威海船廠、黃海船廠、西霞口船廠等本土企業的修造船能力不斷增強,全市船舶修造及配套企業發展到75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5家,造船完工量達到20萬載重噸。2006年全市海洋工業增加值達到152億元,佔全市工業增加值的18%(三)濱海旅遊業發展不斷加快。以打造千公里幸福海岸為主題,加強了旅遊資源的整合與深度開發,組織實施了劉公島博覽園、赤山法華院、乳山口福地養生園等特色旅遊項目,建成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處、省級旅遊度假區4處、省級風景名勝區3處,其中國家4A級旅遊景區達到4家。以海為主題,以“吃住遊購”為中心,開發了海草房、海鮮店、遊艇、帆船、漁家民俗等一批新的旅遊項目和產品。(四)海洋交通運輸能力不斷增強。全市現有16家商港,其中國家一類開放港口3個,萬噸級以上泊位16個,初步形成了包括通用碼頭、集裝箱碼頭、石油煤炭碼頭、旅遊碼頭在內的較為完善的港口體系。開通了19條至南韓、日本等地的海上客貨運航線,遠洋運輸船舶發展到130艘,形成了通達國內沿海、輻射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綜合運輸體系。2006年,全市港口吞吐量超過2500萬噸,其中集裝箱吞吐量為38.2萬國際標準箱。(五)海洋科技開發推廣體系不斷完善。大力實施“科技興海”戰略,先後建設了40多個國家級海洋水產科技示範園和示範基地,建成了3處國家863計劃項目產業化基地,承擔了30項國家863計劃項目,引進開發推廣了近300項重要海洋科技成果,基地和實施項目數量居全國地級市之首。2006年,全市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43億元,佔海洋產業增加值的12.1%(六)海上能源開發不斷深入。規劃建設了華能中電、國華瑞豐、魯能等7個風力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161萬千瓦,總投資259億元。榮成石島灣核電站、乳山紅石頂核電站前期工作進展順利,一期總投資達281億元。海洋資源綜合利用領域不斷拓展,建成了5個海水淡化和海水綜合利用工程,日處理能力達到1.8萬噸。(七)海洋綜合管理水準不斷提高。制定了《威海市海洋功能區劃》、《威海市海域使用規劃》、《威海市海洋環境保護規劃》、《威海市海岸帶分區管制規劃》,加強了岸線保護,制止了亂佔亂挖。加強了海域清理,清理非法養殖3.5萬畝,規範了海域開發秩序。加大了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力度,建立了海洋環境監測和海洋防災減災網路。開展了海上聯合執法,被國家海洋局列入全國海域使用管理示範區。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海洋經濟發展還存在很多制約因素。一是漁業內部結構還不夠合理。水產品養殖業經營仍比較粗放,標準化程度較低。遠洋漁業的組織化程度不高,遠洋捕撈產值只佔捕撈業產值的10%。二是運用科技力量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能力還不夠強。企業科技研發水準不高,高附加值、高檔次、品牌響的產品較少,水產品加工增值率相對較低。三是臨港經濟的發展還相對滯後。重點港口的發展不夠快,港口作業能力、貨物集疏能力不強。威海港的吞吐量雖然排在全省沿海港口第四位,但還沒有煙臺一個龍口港區的吞吐量大。海上運輸能力也不夠強,2006年全市海上貨運量只有煙臺的43.5%、青島的20.9%。真正的化工基地建設、海上旅遊開發還沒有破題。四是海洋開發與保護的矛盾還比較突出。海岸線資源的保護還有待進一步加強,亂佔亂挖亂建的情況還時有發生。市區仍有部分河流生活污水直排入海。這些問題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採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21世紀是人類走向海洋的世紀,世界經濟的重心正在向海洋轉移。胡錦濤總書記強調指出:“開發海洋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戰略任務”,“要增強海洋意識,做好海洋規劃,完善體制機制,加強各項基礎工作,從政策和資金上扶持海洋經濟發展”。我們要在全省“三個發展”中爭當排頭兵、實現新跨越,首先必須在佔經濟總量四分之一的海洋經濟上取得突破。要看到,現代海洋經濟的發展領域、產業層次、開發方式都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海洋開發已經進入了全新的階段,我們要在海洋經濟上實現新跨越,在新一輪競爭中佔據主動地位,必須樹立全新的觀念、超前的理念。第一,要強化“大海洋”的全局意識。佔地球總面積71%的海洋,蘊藏著遠比陸地豐富的生物、礦產等各類資源。人類對海洋資源的開發已經不再局限於漁業資源,現代海洋經濟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漁業經濟,而是延伸和涵蓋了海洋油氣、海洋化工、海水綜合利用、海洋藥品和保健品、海洋電力、海洋船舶工業、海洋運輸、海洋旅遊、海洋資訊服務等綜合領域。我們發展海洋經濟,必須準確地把握這一新變化、新特徵,引導全市上下由傳統的漁業觀轉變到現代的海洋觀,統籌海洋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推進海陸一體化開發,向海洋要資源、要效益、要發展。第二,要強化“大港口”的戰略意識。港口是海洋經濟的引擎。海運是最經濟、最方便的運輸方式,目前全球海運量達52億噸,佔世界貨運量的80%以上,我國的海運量已佔貨物貿易總量的85%,海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黃金通道”。港口運輸不僅促進了對外貿易的發展,也為沿海城市帶來大量的物資流、技術流、資金流、資訊流,還以其強大的資源集聚和整合能力,帶動港口城市及其周邊地區製造業的快速發展,進而為銀行、保險等生產性服務以及旅遊、商業等消費性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提供巨大空間。據業內人士初步測算,我國沿海港口每百萬噸吞吐量可創造1億元以上的GDP2000人的就業機會。臨港經濟已經不是傳統的海上“運輸”,其產業範圍已經覆蓋了工業、商貿、物流等多個領域,直接影響到整個經濟的發展。我們要推進“興港強市”戰略,必須把眼光放遠、放寬,著力培育臨港物流、臨港商貿、臨港工業等多個增長點,形成相互促進、聯動發展的大格局,打造臨港經濟的隆起板塊。第三,要強化“大國土”的保護意識。海洋是我們的“藍色國土”,相對來講還是一塊“凈土”。但是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加快,海洋生態環境的壓力越來越大。近海漁業資源嚴重衰退,海洋環境污染事件時有發生,這與我們的保護意識不強有著直接的關係。現在,我們的部分幹部群眾還存在著“重陸輕海”的模糊意識,把我市的發展空間局限在5698平方公里的陸地面積。在國家加大宏觀調控力度的情況下,對土地的開發保護越來越重視,但是對海洋空間的開發保護還不夠到位。我們發展海洋經濟,必須堅持保護與開發並重,從一味追求商業利益最大化的海洋觀,轉變為生態文明的“藍色家園”觀,努力建設和諧海洋,保持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提升我市環境比較優勢,為擴大開放、發展經濟奠定堅實基礎。面海而興,是世界歷史印證了的真理。放眼全球,環顧周邊,海洋經濟領域的競爭日趨激烈。逐鹿海洋,競爭海上,深度開發海洋的時代已經到來。建設海洋強市是我市強化產業素質,提高綜合競爭力的關鍵所在,是我們率先發展、跨越發展的希望所在、出路所在。我們一定要充分認識海洋經濟在全市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正確看待我們的優勢和差距,科學把握海洋經濟發展的新趨勢、新特點,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做大做強海洋經濟,為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注入更加旺盛的生機和活力。二、創新思路,突出重點,促進海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我市發展海洋經濟的總體思路是:立足海洋優勢,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海洋經濟發展全局,牢固樹立生態海洋、和諧海洋的發展理念,堅持科技興海,堅持可持續發展和體制機制創新,做大做強臨港經濟,突出抓好三大海洋產業板塊,大力發展現代漁業,突出發展海洋“三品”製造業、船舶工業、臨海能源產業、石油化工業等臨海工業,加快發展濱海旅遊、港口海運、臨港物流等海洋服務業,構築規模大、素質高、競爭力強的現代海洋經濟體系,努力把我市建成區域佈局合理、產業結構優化、生態環境良好的海洋經濟強市。主要目標是:一是海洋經濟總量快速增長。到2010年,海洋產業增加值達到750億元,年均增長20%,佔全市GDP的比重達到30%以上。二是經濟綜合競爭力進一步提升。到2010年,主要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能力、海洋產業技術裝備水準、海洋科技創新能力、海洋管理水準和海洋經濟整體素質明顯提高,產業結構趨向合理,三次產業比例調整為164836三是區域帶動能力顯著增強。到2010年,臨海工業銷售收入突破1200億元,港口貨物吞吐能力達到5000萬噸以上,集裝箱吞吐能力達到80萬標箱以上,使海洋經濟區域成為全市、全省乃至全國對日韓開放的平臺和物流、產業轉移承接基地。四是海洋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到2010年,90%的近岸海域水質達到國家一、二類標準,重點生態功能區的功能得到初步修復,海洋物種資源、環境資源、岸線資源等得到有效保護,資源環境對海洋經濟的支撐能力得到恢復和增強。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必須落實好省委、市委關於工作指導轉變的決策部署,正確處理好“好”與“快”的辯證關係,在實現工作指標轉變的大局中找準海洋經濟發展的路子。工作中,要繼續深化“四個轉變”,即經濟結構由單一漁業向海洋二、三產業多業並舉轉變;海洋漁業由近海向遠洋、由粗放養殖向海珍品養殖轉變;海洋工業由水產品加工業為主向船舶、石化、能源等多元產業轉變;海洋服務業由傳統產業向臨港物流、海上運輸、濱海旅遊等現代產業轉變。(一)突出主導產業,優化海洋經濟結構。要充分發揮比較優勢,突出發展重點,促進海洋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加快培育發展一批產業層次高、核心競爭力強、輻射帶動作用大的海洋主導產業。海洋漁業是我市重要的優勢產業之一,沿海地區經濟發展、人民富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海洋漁業提供的“第一桶金”。隨著近海漁業資源的衰退,漁民增收困難,轉產轉業難度很大。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實施漁業資源修復行動計劃,紮實推進減船轉產工作,引導漁民大力發展海珍品養殖和遠洋捕撈,推進漁業內部結構調整,積極建設現代漁業。要堅持以名優養殖為重點,大力發展海珍品養殖,抓好海產品的品牌包裝,不斷提高養殖品種的附加值。要加快實施優勢水產品區域佈局規劃,建設好海參、鮑魚、對蝦、扇貝、海帶等十大名優產品規模化、標準化的健康養殖基地。要做好漁業科技入戶示範,加強病害防控,做好地理標誌商標認證,加強無公害水產品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工作,爭取到2010年,無公害養殖面積比例達到50%以上。要堅持向遠洋要資源,穩步發展以大洋漁業為重點、過洋漁業為補充的遠洋漁業。要繼續加大對15傢具有遠洋漁業資格企業的扶持力度,加強遠洋漁業隊伍和生產管理服務體系建設,幫助企業申辦捕撈證,開闢新的作業領域,提高遠洋漁業的集團化、產業化、外向化程度,爭取到2010年,遠洋漁船發展到250艘左右,遠洋捕撈產值佔捕撈業產值的比重達到20%以上。海洋工業是海洋經濟提速發展的關鍵,也是發展四大支柱產業的重點。要著眼於提升層次,培育新的增長點,大力發展重點產業,努力打造更具競爭力的海洋工業體系。一要提升發展水產品精深加工業。目前,我市水產品2/3進入粗加工環節,精深加工比重不高,加工增值的空間很大,發展水產品精深加工業的潛力廣闊。要突出漁業大公司的龍頭作用,大力培育以海洋食品、海洋保健品和海洋藥品為主的海產品加工體系,推動海洋經濟由資源開髮型向加工增值型轉變。要加快推進食品安全監測中心建設,儘快解決機構、編制、人員、場所、設施和認證授權等問題,爭取儘快投入使用。要進一步完善漁業品質標準體系、監測檢驗體系和疾病防治體系,加強水產品品質監管,提高應對貿易壁壘的能力,推動以海產品為主的農副產品出口加工基地建設。二要做大做強船舶工業。近期,省裏公佈了15家優質造船企業及重點船型名單,我市8家企業榜上有名,居全省第一。要以此為契機,大力實施好“3111”工程,也就是建設皂埠灣、俚島灣和石島灣三大船舶工業聚集區,發展新船重工、黃海造船等十大重點企業,構築一條沿海造船帶,培育一條船舶配套產品產業鏈。爭取到2010年,全市具備造船200萬載重噸以上,修船700艘次的能力。三要引進壯大海洋石化工業。這是我市的一項新興產業、戰略產業,也是未來的支柱產業,一定要舉全市之力,把項目談好,把產業發展好。要加快推進與中石油合作建設總投資550600億元的鏌铘島石化基地項目,積極開發石油深度加工產品,形成從煉油到合成材料、有機原料、精細化學品的產業鏈和優勢產品系列,力爭把我市建成全省重要的石油化工生產基地。四要大力發展臨海能源產業。加快構建以核電、風電為主體的臨海能源產業體系,抓緊推進乳山、榮成核電站項目以及華能、國華、魯能、中海油等風電項目和昆崳山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積極探索潮汐、波浪、潮流發電等海洋能綜合利用的新路子,把我市建設成為重要的新能源生產、輸出基地。海洋服務業是我市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突破口。要提升服務業的發展水準,必須依託海洋優勢,做好海的文章。一要加快發展臨港物流業。要加快修訂和完善港口建設與發展總體規劃,強化岸線控制和高效利用,著力構築以威海港為中心,石島港、龍眼港為兩冀,張家埠、乳山口港為地方補充港的港口總體架構。要加快威海港30萬噸油碼頭的論證立項建設工作,協調推進中韓整車物流的前期準備工作,爭取開通至歐美的集裝箱班輪航線,提升我市港口的輻射力。要加快推進中韓商品貿易中心建設,把我市建成國內南韓商品最大集散地和批發零售中心;要推進威海市區大型水產品批發市場和石島北方漁市建設,打造中國漁業市場第一品牌,帶動物流業快速發展。二要加快發展海上運輸業。堅持客貨運並舉、近海與遠洋並舉、綜合運輸與專業運輸並舉,大力發展海上運力。要支援船舶公司的發展,引導漁業企業繼續增上運輸船舶,逐步建立起大型化、專業化、國際化的現代海運船隊。三要積極發展濱海旅遊業。要圍繞建設旅遊休閒度假基地,以打造千公里幸福海岸為主題,加強對沿線旅遊資源的保護、整合和科學開發,加快推進溫泉度假村、乳山口福地養生園、海上看威海、國際遊艇俱樂部等重點旅遊項目建設,培育藍色溫泉城、福如東海園、黃海綠島湖、華彩漁都等六大旅遊板塊,加快發展以觀光、垂釣、趕海、品鮮和體驗漁家風情等為主要內容的休閒漁業,爭創國家5A級旅遊景區,打造特色旅遊品牌。(二)狠抓項目建設,帶動海洋經濟快速發展。大項目建設是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發展海洋經濟,也要堅定不移地把大項目作為主攻方向,把主要的精力放到抓項目上,以大項目的突破促進海洋經濟的大發展、大跨越。要按照“引進一批、培育一批、建設一批”的思路,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推進對外開放。要把海洋優勢與開放優勢結合起來,進一步擴大海洋產業對外交流與合作的範圍,促進國際間、地區間的經濟、技術、資源優勢互補。要突出大項目,盯準大企業,抓好海洋主導產業的招商引資,引進國外資金、設備及智力,促進我市海洋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水準的提高。要做好現有項目的前期工作,組織好港口、石化、造船等大項目的引進和跟蹤落實。對簽約項目,要落實責任部門、責任人,幫助儘快完成土地、規劃、環保等報批手續,促進項目儘快落地生根。對建成項目,也要搞好跟蹤服務,確保從立項到投產一招不失、一步不落、一抓到底。二是加快培育龍頭企業。要在全面落實現行優惠政策的基礎上,綜合運用稅收、財政和審批等調控手段,強化政府對龍頭企業和大項目的支援,促使現有龍頭企業儘快膨脹,吸引社會資金投向資源豐富、但開發程度不高的產業。要大力扶持外向型龍頭企業,鼓勵有比較優勢和競爭力的海水養殖業、海洋運輸業、遠洋漁業等產業積極“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力爭到2010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海洋漁業企業達到50家,過10億元的8家,其中好當家、西霞口等骨幹企業超過30億元;實力強、裝備水準高的遠洋漁業龍頭企業達到2-3家,造船工業、石化工業、海上運輸業、濱海旅遊業都要培植一批發展潛力大、帶動能力強的骨幹龍頭企業,形成一批市場佔有率高、特色鮮明的知名品牌。三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要強化港口在發展海洋經濟中的樞紐和引擎地位,切實加大港口建設力度,抓緊完成威海港客運站搬遷和國際客運中心建設,加快威海港新港區三、四期工程、5萬噸級航道工程和威海中心漁港建設。要適應港口建設需要,加強鐵路、公路集疏運通道建設,進一步完善“三縱三橫一環”的高等級公路網,實現港口與腹地的高速連接。要加快推進環海生態旅遊示範路建設,努力建成高標準的精品工程,使其成為促進旅遊的大通道,帶動海洋服務業快速發展。要按照國際空港的要求,加快威海機場二期擴建工程建設,爭取開通至日本航線,增強客貨集疏功能。要充分利用海水資源,進一步加強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設施建設。要加快“數字海洋”建設,搞好與國家海洋局共建的海洋環境監測預報中心工程,完善海洋資訊服務體系,健全海洋氣象、風暴潮、赤潮等海洋災害的預警預報和防禦決策系統,完善海上應急救助體系,提高防災減災、應對突發性海難和重大海洋污染事件的能力。(三)堅持“科技興海”,提高海洋經濟核心競爭力。一是要加強產學研合作。“科技興海”關鍵要靠產學研合作。市水產研究所改制解體後,全市只有5個漁業技術推廣站,科研力量十分薄弱。要根據我市海洋經濟發展的需要,進一步理順海洋教育、科研的體制機制,建立健全海洋科研機構,壯大海洋科技力量。同時,要把主要精力用到鼓勵和扶持產學研合作上來。在這方面,尋山就是一個成功範例,他們堅持走產學研合作的道路,先後與中科院、水科院、中國海洋大學等多家科研單位建立了牢固合作關係,研發了20多項海洋高新技術項目,完成國家海洋863計劃課題11項,獲得專利授權30多項,成功實現了傳統漁業向高科技海洋產業的轉變,並與濟鋼、太鋼合作建成了膠東最大的自由鍛造企業,實現了產業領域的拓展。各級各部門要鼓勵企業以各種方式與科研機構進行聯合與合作,特別要充分發揮山大威海分校的學科和技術優勢,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相結合的海洋科技創新體系。青島集中了全國50%的海洋科技資源,要主動搞好對接,特別是加強同中國海洋大學的合作,引進外部力量服務我市海洋經濟發展。二是鼓勵自主創新。要進一步確立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通過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中小型科技企業扶持資金等方式,扶持好海當家、泰祥、尋山、西港等企業設立的研究所和實驗室,引導企業圍繞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等關鍵技術進行聯合攻關,不斷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國際領先的科技成果,全面提高海洋經濟產業的科技素質,為海洋經濟快速發展提供強大技術支撐。三是加快推進海洋科技產業化。海洋科技成果產業化是我市的一個優勢領域,目前已成為全國重要的海洋科技產業化基地。要立足優勢領域,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組織實施一批高新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良好成長前景的海洋高新技術企業。要加快建立和完善風險資本市場,積極培育為企業提供科技創新服務的仲介機構,健全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重點的創新服務體系。四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要堅持培養和引進並舉,完善人才政策,創新人才工作機制,加強涉海人才的培養、引進與管理。要繼續加大對兩所駐威高校和威海職業技術學院的支援力度,引導各類大中專學校結合我市海洋產業發展的需要,培養高層次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努力打造高素質的海洋科技隊伍和海洋產業技工隊伍,為海洋經濟強市建設提供強大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援。(四)加強海洋資源環境保護,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要牢固樹立生態海洋、和諧海洋發展理念,增強全民生態意識,加強資源、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走生產發展、生態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發展道路。一是科學規劃功能分區。根據我市沿海的資源狀況、產業基礎和開發潛力,我們規劃建設了海水養殖、加工製造、港口、休閒旅遊度假、海洋生態保護五大功能區。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嚴格按照規劃安排產業佈局,加強海域使用管理,確保海洋資源的有序開發與合理利用。二是加強岸線資源保護。岸線資源不可多得,更是不可再生,一定要科學利用好,妥善保護好。要加強岸線資源的調查摸底,制定全市岸線資源開發保護規劃,鞏固、發展和保護好海防林,修復和保護近岸濕地和沙灘,對亂佔亂挖亂建、浪費資源的要依法嚴肅查處。三是加強海洋生態保護。要堅持開發與保護並重,制定實施海洋資源環境保護規劃,切實加強海洋管理。全面實施漁業資源修復行動計劃,嚴格執行捕撈許可證和伏季休漁制度,努力恢復近海漁業資源。規劃建設榮成大天鵝、成山頭等7處海洋保護區,拯救珍稀、瀕危物種,維護海洋生物物種的多樣性。四是加強海洋污染防治。要認真實施“碧海”行動計劃,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所有的海洋及海岸開發項目必須符合相關的環保標準。要鞏固好拆除非法養殖的成果,堅決依法拆除新的非法養殖。要加大城鎮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力度,強化對城鎮污水處理廠和污水直排入河、入海企業的監管,嚴格控制船舶、近海養殖及農業面源污染。要把節能減排作為保護海洋環境的重點,加快建立陸源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當前,要重點抓好威海灣、雙島灣等6個海灣的綜合治理,努力保持良好的海洋發展環境。三、加強組織領導,創造有利於海洋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加快海洋經濟發展,建設海洋經濟強市是一項事關全局、功在千秋的系統工程。各級各部門要以高度負責的態度,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紮實做好各項工作,促進海洋經濟健康快速發展。(一)加強組織協調,努力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市政府已成立了全市海洋經濟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發展海洋經濟的指導和組織協調,強化對全市海洋經濟重大決策、重大工程項目和政策措施的督促落實。各市區也要建立相應的領導機構,明確責任分工,加強檢查監督,狠抓工作落實。各涉海部門要圍繞海洋經濟發展的大局,各盡其職,各負其責,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強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經濟強市的宣傳工作,提高全市人民尤其是各級幹部的海洋經濟意識、海洋環境意識。(二)加強政策引導,創新海洋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市委、市政府《關於貫徹省委省政府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經濟強省決定的實施意見(徵求意見稿)》已經印發,各級各部門要結合實際提出修改意見,一經出臺就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實。要深化改革,建立多元化的海洋投融資體制,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工商資本和國外資本參與海洋與漁業開發,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的發展機制。各級財政要重點加大對海洋科技、良種繁育、品質監測、遠洋漁業、資源修復、高新技術產業化、環保和資源節約型項目以及海洋防災減災體系等方面的投入。海域使用金及涉海涉漁規費收入要重點用於海洋發展,科技經費要逐年加大對科教興海的支援力度。服務海洋經濟發展是我市金融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契機,金融機構要加大信貸投入,創新信貸產品,完善信貸擔保體系,支援涉海重點企業通過上市、發行企業債券等形式直接融資。要加強軟硬環境建設,拓寬引資渠道,創新引資方式,擴大利用外資規模。要積極推進海域產權改革,依法規範海域使用權的出租、入股、轉讓和抵押,提高海域利用效率。要加快改革政府投資的漁港等基礎設施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提高使用效益。(三)加強依法治海,完善海洋綜合管理。要完善海洋資源保護、海洋環境保護、海域使用管理等涉海法規體系建設,嚴格執行海洋功能區劃、權屬管理和有償使用三項制度,促進海洋管理科學化、法制化、規範化。要整合海洋執法力量,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推進海洋綜合統一執法,提高執法水準。要認真貫徹落實《海域使用管理法》,加強海域使用金的徵收和管理。要加強和規範海洋經濟統計工作,改善海洋經濟統計手段,建立海洋經濟資訊數據庫,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要堅持海洋經濟發展與國防建設統籌兼顧,保證國防建設用海需要,保護好海上軍事設施。

同志們,建設海洋經濟強市,事關全局,任重道遠。我們一定要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開拓創新,紮實工作,積極推進海洋經濟強市建設,爭當全省“三個發展”的排頭兵,實現富民強市的新跨越,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七大的勝利召開。

http://www.weihai.gov.cn:82/gate/big5/www.weihai.gov.cn/dispnr.asp?id=115430

Information and Links

Join the fray by commenting, tracking what others have to say, or linking to it from your blog.



發表迴響
 authimage